服務熱線:(852)39995400  (852)68882160
購物車
註冊

用戶登入

×
忘記用戶名
忘記密碼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

(852)39995400

WhatsApp 微信號

電郵 support@tnet.hk
在線諮詢    

更多聯繫方式

智能手機成個人信息洩露源34.5%移動應用行為越軌

  • 發佈時間:2013-05-17

  • 瀏覽次數:2411

  • 時代互聯訊在垃圾短信利益鏈條中,垃圾短信的需求市場也非常引人關注,畢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需求催生供給。

    追踪垃圾短信氾濫背後的利益鏈條,有一個環節不能被忽視:短信群發公司究竟是如何獲悉用戶的手機號碼信息?事實上,盜賣用戶手機號碼在內的個人信息,早已成為一個公開的生意。

    出於經營需要,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被運營商、銀行、中介機構、保險公司、航空公司以及各類零售企業收集,但這些信息資源卻並沒有得到有效地監管,而時常面臨有意或無意洩露的危險。

    垃圾短信投放需求旺盛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垃圾短信群發公司在對外接單時,會根據客戶特定業務對應的特定客戶群,免費向客戶提供號碼庫資源。

    一位短信群發公司業務員在與記者溝通時就明確指出,行內公司向客戶服務時,對於號碼庫“不另外收費,這是屬於我們的服務範圍之內,畢竟也不是每一位客戶都有那麼多號碼的。”

    對於手中用戶號碼庫的獲取來源,這位業務員介紹說,在本世紀初垃圾短信行業剛起步時,從業人員主要通過二級市場高價收購用戶個人信息。不過伴隨這個行業的壯大,慢慢地從業人員間開始互通有無,一些號碼庫便逐漸成了該行業內部的資源共享信息了。

    記者在暗訪中,一位從業人員對此解釋說,從大的方向來說,垃圾短信的旺盛需求主要緣於兩個原因,一個原因為價格便宜。

    一位北京地區的品牌房企品牌部負責人在記者私下溝通中就承認,他所在的房企有新樓盤推出時,在廣告宣傳費分配中,也會適當考慮垃圾短信這個渠道,主要原因是便宜。這位負責人舉例說,一個北京樓盤預計開盤時,其面對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北京這座城市中的特定客戶群,基本量並不大。如果通過垃圾短信渠道向特定客戶群發10萬條短信,一般的花費支出為25萬元左右即可。“花費不大,但容易覆蓋目標客戶群。如果這筆投入能帶來一個成交客戶,以北京的高房價現實計算,就足夠收回成本了”。

    上述從業人員繼續解釋說,另一個原因就是一些非法業務,只能通過垃圾短信這種渠道來傳播,比如代辦文憑、販賣發票等。

    個人信息外洩的三種途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後發現,目前用戶個人信息外洩主要存在以下三種途徑:

    一、互聯網註冊信息

    互聯網用戶在訪問網站並進行註冊時,網站通常會要求其提供大量的個人信息,這些個人信息被提交後,通常會被網站存儲。如果黑客入侵網站的數據庫,就能夠看到後台的數據,從而調取用戶的註冊名和密碼等資料。同時,也不排除網站惡意倒賣用戶信息的可能性。

    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商家套取用戶個人信息的手段也花樣翻新。目前,在淘寶網等電子商務網站上,用戶經常能購買到一些“低價、超值”的商品,殊不知,這些商家可能只是打著“1元包郵”“9.9元包郵”等口號為幌子,行大量收集用戶個人姓名、住址、電話等信息之實,然後將收集到的用戶個人信息進行倒賣變現。

    二、企業資料外洩

    3月14日,北京警方通報稱,近期連續破獲兩個有組織的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伙,抓獲92名犯罪嫌疑人。在其中一起案件中,多名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先後出售20餘萬條客戶信息,被詐騙團伙利用後騙得300餘萬元。

    4月18日,江西新余市審理了一起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案,被告人簡某從事非法追債、婚外情等“私家偵探”調查工作。為了做好業務,簡某花費人民幣1500元通過QQ向另一QQ用戶購買了江西省11地市的1633.7802萬條移動公民個人信息。信息內容包括手機號碼、機主姓名、機主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開戶時間。

    有運營商人士表示,在運營商內部及一些合作公司,有部分崗位可以輕易獲取大量用戶個人信息,不排除有員工以此謀利的可能。

    三、智能手機洩密

    根據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公佈的數據,目前有66.9%的智能手機移動應用在抓取用戶隱私數據,而其中高達34.5%的移動應用有“隱私越軌”行為。

    據了解,很多手機應用程序向用戶都會要求實際功能以外的權限,獲取如用戶位置、設備序列號、通訊錄、短信記錄等,並默認地上傳用戶隱私。

    其中部分惡意軟件甚至能在後台竊取用戶手機通訊錄的信息並轉發到指定的服務器,讓不法商家能夠大量收集用戶的手機號碼信息。

    國家出台法律約束

    面對日益猖獗的個人信息盜取、買賣,國家已出台相關政策法規予以約束。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關於《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根據《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管理機構及工作人員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否則可以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意見稿規定,用戶個人信息,是指電信業務經營者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收集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用戶的信息,包括用戶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住址等身份信息以及用戶使用服務的號碼、賬號、時間、地點等日誌信息“,一旦通過,這一界定將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搜索

Document